投诉劳动仲裁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7
当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有权申请仲裁、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具体采取哪种方式还是两种方式并用效果较好,要看争议的具体内容。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监督机关一经作出处理决定,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执行。那么投诉劳动仲裁怎么处理?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吧。
如何投诉和申请仲裁
投诉部门和仲裁庭
在权益受到侵犯时,投诉有关部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违反《劳动法》的企业,可以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各个区县局的劳动监察处进行投诉。同时,如果双方有劳动争议,也可以向相应的仲裁庭申请裁决。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
根据相关条令规定,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为企业和职工。企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其他依法成立的企业或单位由其主要负责人参加仲裁活动。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人代理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时,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职工,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诉;对于已故职工,可以由其利害关系人代为申诉;如果法定代理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明确,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代理人。
争议地点规定
如果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会管辖,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之间发生管辖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由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辖。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受理。
仲裁程序
仲裁庭开庭裁决时,可以根据案情选择以下程序:1. 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2. 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的申诉、申辩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3. 听取申诉人的申诉和被诉人的答辩;4. 仲裁员以询问方式,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并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5. 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6. 如果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未达成协议,应及时休庭合议并作出裁决;7. 仲裁庭复庭,宣布仲裁裁决;8. 对于仲裁庭难以作出结论或需要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应宣布延期裁决。
如何解决劳动争议
总之,申请劳动仲裁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在决定申请之前,要尽可能地掌握证据,包括自己的工资条、报销发票凭据等,都要尽可能地保留。一旦仲裁失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