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法律知识

仲裁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0-05-25

 
89656
你们知道仲裁的基本制度有哪些吗,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资料,如果你想知道关于仲裁的基本制度这个问题,相信看过下文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一定会对仲裁的基本制度有所了解,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仲裁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异于诉讼和审判,仲裁需要双方自愿,也异于强制调解,是一种特殊调解,是自愿型公断,区别于诉讼等强制型公断。

(一)基本原则

1.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1)是否仲裁由当事人自愿选择

《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仲裁机构由当事人自愿选择

(3)仲裁庭的组成形式及仲裁员由当事人自愿选择

(4)仲裁审理方式由当事人自愿选择

2.独立公正仲裁原则

独立公正仲裁原则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二,仲裁机构独立,这是仲裁独立公正进行的组织保障,即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相互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第三,仲裁无级别和地域管辖。仲裁不受涉案标的、级别、地域的限制,当事人自主自愿协议选定仲裁机构。

3.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解决纠纷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仲裁中的体现。

(二)基本制度

1.一裁终局制度

根据《仲裁法》第9条的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这是国际通-用的惯例。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法院不予受理。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或裁或审制度

即当事人就其发生的争议,只能在仲裁或者诉讼中选择其一加以适用的制度。

延伸阅读
  1. 行政复议的附随性受案范围及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2.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3. 中国仲裁机构内部仲裁员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4. 公司员工违反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被辞退是否合法
  5. 当前我国国内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内容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2. 财产保全的申请和担保
  3.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4. 交通事故的起诉费用标准
  5.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赔偿能力的解决办法
  6.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取方式
  7. 被告解除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