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10-30
根据各国法律的规定,提出仲裁申请时,申请书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在我国,申请人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一份签名申请书,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a、申诉人和被诉人的名称和地址。
b、申诉人所依据的仲裁协议。
c、申诉人的要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据。
仲裁程序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仲裁办议的规定,将所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时应办理的各项手续。
申诉人在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时,应附上本人要求所依据的事实的证明文件,指定一名仲裁员,并预缴一定数额的仲裁费。如果委托代理人办理仲裁事项或参与仲裁,还应提交书面委托书。
根据我国的仲裁规则,申诉人和被申诉人各自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名册中指定一名仲裁员,并由仲裁委员会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员为首席仲裁员,共同组成仲裁庭来审理案件。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名册中共同指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员为独任仲裁员,组成独立的仲裁庭来审理案件。
仲裁庭审理案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开庭审理,一般是在当事人申请或仲裁庭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只依据书面文件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另一种是开庭审理,根据仲裁规则的规定,采取不公开审理。如果双方当事人要求公开审理,仲裁庭将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裁决是仲裁程序的最后一步。一旦裁决作出,案件的审理程序就结束了,因此这种裁决被称为最终裁决。根据我国的仲裁规则,除了最终裁决外,仲裁庭还可以根据必要或当事人提议,在仲裁过程中就案件的任何问题作出中间裁决或部分裁决。中间裁决是指对已经审理清楚的争议作出的暂时性裁决,以便进一步审理案件;部分裁决是指仲裁庭对整个争议中的一些问题已经审理清楚,而先行作出的部分终局性裁决。这种裁决是最终裁决的一部分。仲裁裁决必须在案件审理终结之日起45天内以书面形式作出。除了调解达成和解而作出的裁决书外,仲裁裁决还应说明裁决的理由,并写明裁决是终局性的,以及裁决书的日期、地点和仲裁员的署名等。
在世界各国,关于准仲裁制度的立法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一般性民商事仲裁与准仲裁制度统一纳入仲裁法中,但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另一种是将一般性民商事仲裁与准仲裁制度分别独立规定,形成各自的体系。从趋势来看,应将准仲裁制度统一纳入仲裁法中,而各制度之间的差异可以进行相应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