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关系成立后的仲裁程序及注意事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关系成立后的仲裁程序及注意事项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11-08

 
332229

劳动仲裁程序的具体步骤

仲裁庭的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后的五日内,应当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

仲裁员的回避

在仲裁庭组成后,若仲裁员存在回避情况,应当及时提出回避申请,并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进行审查和决定。

开庭前的通知

在确定仲裁庭成员并处理回避申请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相关事项。

开庭

按照通知的时间和地点,仲裁庭将召开开庭听证会,对劳动争议进行审理和调查。

专门性问题鉴定

在仲裁过程中,若涉及专门性问题,仲裁庭可以根据需要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质证和辩论

在开庭过程中,当事人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开庭情况的记录

仲裁庭将对开庭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证据的提交和质证辩论的内容。

先行调解

在作出最终裁决之前,仲裁庭有权先行调解劳动争议,以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仲裁裁决

若先行调解未能成功,仲裁庭将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作出仲裁裁决,解决劳动争议并终结仲裁程序。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延伸阅读
  1. 劳动关系确认难、时间长,造成了农民工工伤待遇索赔程序复杂
  2. 公司解散能申请赔偿吗
  3. 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4. 劳动合同纠纷:是否适用仲裁程序?
  5. 工伤赔偿的程序和要求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
  2. 劳动仲裁调解的时间限制
  3. 公司辞退不赔偿怎么办
  4. 什么是协议仲裁制度及仲裁协议?
  5. 工伤死亡赔偿金应由谁承担?
  6. 劳动调解书有强制执行力吗
  7. 工伤赔偿纠纷是否仲裁前置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劳动争议纠纷起诉状范本
  2. 不服仲裁裁决起诉状范本
  3. 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