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3-19
根据相关规定,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然而,在实际鉴定实践中,由于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等原因,鉴定的完成时间往往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鉴定机构应在鉴定会完成后及时通知委托人。
如果委托鉴定的内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鉴定机构可以经负责人批准延长鉴定时限,但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如果鉴定机构超过延长时间仍未完成鉴定,除非有其他特殊情况,应视为违规行为。委托人及其家属有权积极督促鉴定机构出具鉴定结论。
如果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另有约定,应按照约定的时间出具鉴定报告。
补充或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如果因当事人未按时、充分提供鉴定材料导致鉴定时间延误,延误方应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对鉴定结论持有异议并希望推翻,委托人应坚持申请重新鉴定。申请者应充分准备理由,并尽可能收集证据。例如,对鉴定结论提出合理的异议,包括鉴定程序和结果等方面的质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提出合理的异议并提供证据证明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资格、鉴定程序严重违法、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或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等情况时,法院应予准许重新鉴定申请。在此过程中,聘请专业律师的帮助尤为重要。
如果司法鉴定机构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可以向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导致原鉴定结论作废或司法鉴定机构主动撤销违法的鉴定结论。
当事人可以主动搜集其他证据,推翻鉴定结论,使其不能作为定案证据。根据司法鉴定规则,鉴定意见是基于检材真实、完整、充分、合法等基础之上的。如果能够搜集到否定检材真实、完整、充分、合法的证据,鉴定意见将失去基础,无法作为定案证据。
司法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根据司法鉴定规则的要求,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时,应要求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如果委托人委托他人代理,应要求出具委托书。
鉴定材料包括检材和鉴定资料。检材是指与鉴定事项有关的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鉴定资料是指存在于各种载体上与鉴定事项有关的记录。
鉴定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姓名、委托鉴定机构的名称、委托鉴定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以及鉴定要求等内容。如果委托鉴定事项属于重新鉴定,应在委托书中注明。
委托人应向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通常情况下,受理鉴定申请的鉴定机构会使用专门的表格,将鉴定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证据逐一清点、标注、装订、编号,并列在一张清单上。提交人审核后,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