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不公如何救济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再审不公如何救济

点击数:41 更新时间:2024-09-05

 
84744
在我们国家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是实行两审两终制的,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案件在一审的时候如果当事人不服的情况下,或者审理过程有误的情况下是可以在申请上诉的,这时候二审就会终审案件,给出合理的判决。那么再审不公如何救济?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再审程序之后的救济途径

当事人的救济渠道

在民事和行政案件中,当事人对再审裁判不服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根据民诉法209条(三),当再审判决或裁定存在明显错误时,当事人可以向同级或上级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

对于再审裁判,民诉法解释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了一些不予受理的情形,包括再次提出申请、对再审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请、在检察院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等情形。

在行政诉讼中,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刑事案件的救济渠道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三百七十二条,申诉人可以向法院申诉,并提交相关法律文书。如果申诉人对驳回申诉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此外,再审裁判的当事人也可以向检察院申诉,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

法院和检察院对再审裁判的处理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如果发现明显错误并认为需要再审,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如果发现明显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有规定情形或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有规定情形或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如何实现再审的救济意义

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在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的基础上完善建立起来的。为了确保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08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进行了完善。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进行反思和探讨。

加强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

2008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进行了完善,包括再审案件的管辖、申请再审事由、申请再审的材料要求、法院审理期限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使得申请再审的权利得到了保障。然而,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期和人民群众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和探讨的问题。

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再审案件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和当事人申请再审。前两种途径启动再审的时间和次数没有限制,法院无需审查即可进入再审程序。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需要经立案审查部门审查,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才能进入再审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这种多元化启动再审程序的规定,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和探讨。

延伸阅读
  1. 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2. 松原绑架罪辩护律师收费要多少
  3.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4. 确定负有刑事赔偿义务的机关
  5.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2.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3.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诉的意见,督促程序进行的具体规定如下:
  5. 胁迫的定义和要件
  6.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7. 什么案件能申请支付令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