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案件结案后不服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再审案件结案后不服怎么办

点击数:67 更新时间:2024-11-14

 
84702
再审的案件是案件在审判监督的时候提起的程序,属于诉讼流程中的一种,案件出错的情况不一样,再审的情况也就会不一样,既然是案件审理,结案的时候就会存在对那件结果不服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再审案件结案后不服怎么办

一审再审案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如果再审判决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再审判决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如果再审案件是按照一审程序审理的,当事人对再审判决不服可以上诉。

如果再审案件是按照二审程序审理的,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就没有办法了,法律程序已经走完了。

二审再审案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再审案件维持原判后,当事人不能再次申请再审。然而,当事人仍可以寻求一些制度外的救济,比如向法院、检察院或人大、政协等机构进行申诉或信访。

如何做好民事再审案件的调解

再审案件经过一审或二审后,案情更为复杂,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因此再审调解的难度更大。但只要在再审审判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调解的成功率会更高。

一、坚持原则

1. 合法原则:调解的方式、内容、生效和执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行使,不违反禁止性规定。

2. 保密原则:消除后顾之忧,创造和谐信赖的环境和氛围,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密措施,确保调解工作在保密条件下进行。

3. 适时原则:打破当事人的心理防线,消除对立情绪,审时度势,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调解,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灵活原则:调解是非强制性的,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灵活安排,创造一个平和、宽松的环境,有利于调解成功。

二、采取恰当方式、方法

1. 调解方式应根据案情确定,包括直接调解、间接调解、公开调解和非公开调解、共同调解和联合调解等。直接调解是直接传唤当事人进行调解;间接调解是除当事人外还可以通知案外人参加;共同调解是邀请亲朋好友到场调解;联合调解是联合抗诉检察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等机构共同解调。

2. 调解方法:

(1)查明事实,抓住争议焦点,分析和研究当事人的心理,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调解;

(2)宣讲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当事人成功达成协议创造条件,可以提出意见,促成调解;

(3)利用特殊亲情关系,使当事人舍弃个人小利益,维护家族大利益,促成调解;

(4)利用节约诉讼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诉讼开支,提高经济效率,促成调解。

三、坚持现代司法理念

尽管调解是当事人达成协议,但仍需要法官主持和引导,法官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1. 法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情操,深厚的法学功底,敬业的精神和娴熟的司法技能。要有慎密的分析能力,理性的思维,能够在复杂情况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具备弥补一、二审法律文书缺陷的能力。

2. 法官应具备辨法析理的思维,善于运用相关法律规定,应用逻辑的力量,增强裁判运行的说服力。

3. 法官应发扬庖丁解牛的精神,既需要施展自己的调解智慧,也需要苦口婆心的精神。

4. 法官应摒弃管理型司法理念,树立服务型理念。

延伸阅读
  1. 申诉立案需开庭审理吗
  2. 再审申请的条件和程序
  3. 民事案件再审程序是怎样的
  4. 医疗纠纷诉讼要交哪些费用
  5. 诉讼费用应该由谁承担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特点
  2.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3.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4.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5.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6.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7. 公示催告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及其权利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