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谁确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简易程序法律知识

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谁确定

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24-04-13

 
8368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审理的方式有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等,而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是有一定范围的,那么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什么人确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的确定

依据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或者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并获得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十五日。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四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或者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并获得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十五日。如果被告要求书面答辩,人民法院可以确定合理的答辩期间。

告知当事人

人民法院应当将举证期限和开庭日期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向当事人说明逾期举证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双方当事人应在笔录和开庭传票的送达回证上签名或捺印。

当事人同意

如果当事人双方均表示同意立即开庭或缩短举证期限、答辩期间,人民法院可以立即开庭审理或确定近期开庭。

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案件范围

法院审理条件

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时,如果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 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

当事人同意

除上述案件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但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审理程序和期限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并应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如果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可以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简易程序的优势

办案手续简便

简易程序具有办案手续简便、审理方式灵活、不受普通程序有关规定约束的特点,有利于及时审结案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高效配置司法资源

对于人民法院来说,通过简易程序实现案件繁简分流,有利于高效配置司法资源,提高行政诉讼的效率。
延伸阅读
  1. 简易程序反诉提出时间
  2. 管辖权异议不成立案件举证期限是多久
  3. 简易程序举证期限15天吗
  4. 简易程序申请鉴定期限
  5. 一审简易程序举证期限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特点
  2.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公示催告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及其权利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