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0-23
在建设工程纠纷案件中,实际施工人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与业主及发包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合理地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这既要保障实际施工人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也要让实际承包人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降低实际施工人对自身利益的不合理期待。
为提升建设工程案件的解决效率,应完善诉前调解机制,并加强承办法官的调解技巧和水平。首先,在诉前调解中,双方当事人有时间和机会缓和情绪,冷静地权衡利弊,增加案件调解的几率。其次,承办法官应充分释明法律,纠正实际施工人对诉讼请求的错误认识,减少双方之间的利益差距。最后,诉前调解机制可以尽早固定争议焦点,委托鉴定、审价机构进行质量鉴定或审价,以充分把握案件审理进度。
在建设工程纠纷中,工程审价是确定工程款的关键步骤。为此,法院应推进审价协调工作,发挥其在提高审价效率及质量方面的作用。法院可以通过审价协调会的形式,推动相关审价、质量鉴定工作的进行。法院应根据审价机构的请求,确定审价协调会的召开日期、地点、主要协调事项,并向相关当事人发送参会通知,以确保各方的参与。法院还应根据审价协调会议记录所确定的期限,加强与审价机构的沟通协调,对不配合的当事人采取相应的督促措施,保障审价协调会议确定事项的落实。
针对实际施工人诉请工程款案件的高发期,法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裁决方式,及时保障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法院可以先予执行裁定、先行判决、部分调解等方式,及时回应实际施工人的诉求。此外,法院还应设立工资款发放程序,防止包工头侵吞工程款,克扣务工人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