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庭审后会有哪些不同处理结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二审庭审后会有哪些不同处理结果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10-15

 
83524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案件的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的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提起上诉后,法院会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审判,那么二审庭审后会有哪些不同处理结果?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二审庭审后的不同处理结果

维持原判

如果一审庭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并且刑事案件的量刑适当,那么二审庭审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直接改判

直接改判有两种情况:(1)如果一审庭审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那么二审庭审应当改判。(2)如果一审庭审认定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经过二审庭审查明事实后可以直接改判。

发回重审

发回重审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一审庭审认定的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二是如果发现违反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的违反诉讼程序情形之一,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这些违反诉讼程序情形包括:(1)违反有关公开审判规定的;(2)违反回避制度的;(3)剥夺或限制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的。

一审和二审的区别

性质不同

一审和二审在性质上有区别,因为审判依据和审判任务不同。一审是行使对行政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其性质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而二审是基于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其性质是对第一审裁判合法性的审查,是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特定争议最终予以解决。

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审程序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发生,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诉权而发生。

审查对象和范围不同

一审法院审查的对象是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仅对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相关的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审查;而二审法院审查的范围除此以外,还包括对一审裁判是否正确的审查,即对具体行政行为和一审裁判的双重审查。

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不同

一审中的原告和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原告是行政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二审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制,原审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当上诉人,也可以充当被上诉人。

审理方式不同

一审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包括公开和不公开开庭审理;而二审中,除应采取开庭审理方式外,如果人民法院认为事实清楚,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裁判方式不同

一审判决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质量,可以作出维持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撤销判决、确认判决、限期履行法定职责和变更判决等;而二审判决则限于维持原判和依法改判两种,并可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审理期限不同

一审案件的审理期限和二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不同。

延伸阅读
  1.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2. 重构减刑、假释的提请程序
  3. 一、检察院移送法院开庭审理时间
  4.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伪书侵权案
  5. 山西省曲沃县法院开庭审理吉县原副县长姜*仲破坏选举一案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现金支票公示催告申请书范文
  7.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