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应向用人单位提供哪些个人信息?争议与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求职者应向用人单位提供哪些个人信息?争议与解析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01

 
82549
找工作要向用人单位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例如自己的工作经历、年龄、学历等等。那么求职者应向用人单位提供哪些个人信息?哪些信息求职者可以拒绝提供?下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

求职面试中个人信息的披露和劳动合同的解除

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而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这意味着,在求职面试或签订劳动合同时,求职者对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有告知义务,而用人单位则享有知情权。

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信息

求职者应当如实说明的个人信息,即用人单位知情权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年龄、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员构成;- 身体状况,主要指是否患有不适宜从事求职岗位的疾病或传染病等;- 学历、职业资格、工作技能;- 工作经历、是否与其他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等。

隐私权保护

与招聘职位无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如婚姻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嗜好、是否单亲家庭、与劳动能力无关的生理缺陷等,属于隐私权保护范围,求职者没有披露义务,用人单位也不能强求,否则可能构成对劳动者的就业歧视。

欺诈和法律后果

劳动者应当如实告知用人单位知情权范围内的信息,否则可能构成重大误解甚至欺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39条和第86条的规定,具体法律后果包括:

- 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对于无效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如果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欺诈的界定

并非所有的隐瞒真相都构成欺诈。只有对与劳动合同相关的主要关键信息,如学历证明、资格证明、知识技能和工作经历等作虚假说明的行为才构成欺诈。对于与劳动合同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理缺陷、婚姻状况、家属情况等,一般不宜认定为欺诈,因为这些信息并非工作的实质性要件,不会影响劳动者的工作能力。
延伸阅读
  1.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
  2.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不发工资能维权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便利和权益保障
  4. 三期员工辞退赔偿问题
  5. 解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新亮点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
  2. 计件工资劳动定额的含义和形式
  3. 保险营销员佣金收入的税务处理
  4. 行为规范及工作制度
  5. 科员的职务与级别
  6. 离职一年后,公司账不对,劳动者的责任如何承担?
  7. 员工招聘虚拟管理的方式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