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有哪些种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有哪些种类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30

 
82446

劳动合同的分类

根据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以分为三类: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称为定期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明确约定合同有效的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合同自动终止。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劳动法规定从事矿山井下以及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和岗位工作的农民工,应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合同期限最长不得超过8年。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范围广泛,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称为不定期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只约定合同的起始日期,不约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除非出现法律、法规或合同约定的可以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根据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达成一致,无论是初次就业还是由固定工转制,都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在以下情形下,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工作年限较长,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复员、转业军人初次就业;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将完成某项工作或工程作为合同有效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不明确约定起止日期,以某项工作或工程完工之日为合同终止。这种劳动合同通常适用于建筑业、临时性工作或季节性工作,或者适用于可以根据工作性质采取此种合同期限的工作岗位。

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劳动合同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用人单位是指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劳动合同主体之间存在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

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

劳动合同内容包括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双方既享有劳动权利,也有履行劳动义务的责任。一方的劳动权利对应着另一方的劳动义务,反之亦然。

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

劳动合同的客体是劳动行为。

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成立是基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不能无偿使用劳动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劳动合同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关系

劳动合同必须包含社会保险条款,并且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福利待遇条款,这些条款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延伸阅读
  1. 逾期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争议处理
  2. 权利的种类及其区别
  3. 远程快运现在还压工资一个月合法吗
  4.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及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况一览表
  5. 辞退试用期员工应给予经济补偿吗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员工工作三天辞退有工资吗
  2. 公司违规查出乙肝如何赔偿
  3. 午休算是工作时间吗
  4. 强制措施期间是否扣除年休假
  5. 履行劳动法私企能例外吗
  6. 出席劳动模范大会公司正常发放工资吗
  7. 因老板原因耽误项目扣员工奖金合法吗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