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6-25
(1) 正常分娩者,享受90天的产假。如果在产前需要休息,休息天数将计算在90天产假之内。
(2) 提前分娩或超期分娩的,也按照90天计算。难产或双胞胎以上的,增加15天的产假。
(3) 妊娠三个月内自然(人工)流产的,给予20-30天的产假;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或人工引产的,给予50天的产假。七个月以上早产的,按照正常产假处理。
产假期间,女职工的基本工资、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等津补贴照发,不会影响晋级和工资调整。
妊娠七个月后,女职工每天享受1小时的工间休息,并相应扣除劳动定额,不安排夜班工作。
妊娠未满七个月的女职工,如果不能胜任夜班工作,可以凭医疗保健机构的证明,酌情照顾不上夜班。
妊娠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如果体力不支,经本人申请并领导批准,可以请假休息。工资以不低于80%的标准发放,不会影响晋级和工资调整。
女职工在妊娠期间,应按照医疗保健机构的要求进行产前检查,所花费的时间将作为公假处理。
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妊娠,经县(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开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保胎期间的待遇按照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规定办理。
对于计划外分娩和妊娠的情况,将按照《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后,如果抚育婴儿有困难,可以申请哺乳假。
生育第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女职工,享受6个月的哺乳假,同时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照发(发至子女满14周岁)。
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女职工,享受3个月的哺乳假(按计划生育条例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情况)。
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给独生子女的女职工一年的哺乳假(包括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但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哺乳假期间,3个月和6个月的工资按照本人基本工资加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的80%发放,不会影响晋级和工资调整,并计算工龄。
一年的哺乳假期间,工资照发,但停发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不会影响晋级和工资调整,并计算工龄。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双生以上的女职工,可以享受产后休息一年,其产假以外的工资按照本人基本工资的80%发放。
对抚育未满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在每班工时内应给予两次哺乳时间(包括人工喂养),每次哺乳时间单胎为30分钟。也可以将两次哺乳时间合并使用。双生以上的哺乳时间按照单胎哺乳时间相应增加。哺乳时间及途中往返时间应扣除劳动定额,工资照发。
婴儿满周岁后,如果确诊为体弱儿,可以适当延长哺乳期,但最多不超过六个月。
确诊患有更年期综合症的女职工,症状较重,每月可以给予公假休息1-2天。
女教师产假正值寒暑假期间,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国家教委教人[1992]8号)。
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不能以怀孕、生育、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如果男女双方均晚婚晚育,男方可以享受5-7天的护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