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2-04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安排工作时,不能让怀孕的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以及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如果女职工不适宜在原岗位继续工作,她可以凭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不宜从事原工作的证明,要求单位调整岗位。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加班,也不得安排她们从事夜班劳动(即当日22:00至次日06:00从事劳动或工作)。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安排怀孕女职工加班或夜班劳动,女职工有权拒绝。对于怀孕28周以上的女职工,除了每天正常的午间休息外,用人单位还应额外提供一小时的休息时间。
根据工作许可,怀孕女职工可以申请两个半月的产前假。然而,这个产前假需要单位的批准。怀孕女职工在工作日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包括妊娠12周内的初查)应计入劳动时间。
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解除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合同,也不能以裁员的形式解除她们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
对于不适宜在原岗位继续工作的女职工,她们可以凭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不宜从事原工作的证明,要求单位调整岗位。
铅是一种重金属毒物,对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造成损害。急性铅中毒会导致红细胞膜破裂,引起溶血;慢性中毒会影响血卟啉代谢,减少血红蛋白合成;还会导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和中毒性脑病。铅还可损害肝功能和肾功能,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和激素水平失调,降低男性精子活动度或导致畸形,增加不孕率。孕妇接触铅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出现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围产期死亡、流产和畸胎等问题。铅尘短时间接触的容许浓度为0.15m/m3,铅烟短时间接触的容许浓度为0.09mg/m3。
苯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苯经皮肤接触的短时间容许浓度为10mg/m3。苯在制鞋、箱包、橡胶、医药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的苯可导致苯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长时间低浓度接触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还可损害造血系统,导致白血病。女性接触苯可能导致月经紊乱、经期延长和月经量过多。孕妇接触苯及其苯系列化合物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出现低出生体重儿、死胎、自然流产等问题,还可能增加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
国际上公认与胎儿畸形有关的物质包括二苯基乙内酰脲、叶酸拮抗剂、无机碘化物、锂、有机汞、性类固醇、链霉素、四环素、反应停、硫脲化合物、3,5,5-三甲基-2,4-二氧口恶唑烷、杀鼠灵、甲醇等。具有胚胎毒性的化学物质包括二甲基甲酰胺、铅及其化合物、苯系物、汞与甲基汞、锰、镉、西*因等。能够增加自然流产、早产或死产风险的毒物包括氯乙烯、二溴氯丙烷、黄-磷、砷、砷酸、锑、镉、铟、铅、二硫化碳和某些有机溶剂等。孕妇接触一定剂量的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儿童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心脏室间隔缺损、心血管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等。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包括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速灭磷、百治磷和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污染、呼吸道和胃肠道吸收。哺乳期妇女接触有机磷农药可能通过乳汁导致婴儿出现中毒反应。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发一系列毒蕈样中毒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迟发性神经病和并发症,如脑水肿、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中毒性肝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毒性心肌病、猝死和迟发性死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