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生育期保护有哪些规定,生育期间工作岗位的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法律知识

女职工生育期保护有哪些规定,生育期间工作岗位的规定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2-03

 
81624
在很多时候,女性职工在生育期间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般情况下,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是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女职工生育期保护的法律规定

1、产假时间的保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期间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根据不同情况,对于单胎顺产、多胎顺产、难产、流产等不同情况,执行不同的规定。

对于单胎顺产者,应给予产假90天。产假分为产前假和产后假两部分。产前假为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产后假为生育后的75天休假。国家规定产假90天,旨在保证女性恢复身体健康。因此,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到产后使用。只有在孕妇提前生产的情况下,才可以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则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

对于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1名婴儿,增加产假15天;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

对于流产者,根据劳动部和上海市政府的规定,《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42天产假。而《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根据劳动部的通知,从宽规定了产假时间:妊娠3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30天;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者给予产假45天。

2、产假期间的工资保障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与正常工作时相同,不受任何影响。

3、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禁止

根据《劳动法》第29条规定,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26、27条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

4、生育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生育保险登记手续,并按规定申报缴纳生育保险费。女职工分娩后,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其中包括生育保险津贴、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费等。

女职工生育期间工作岗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企业不得在女职工休产假期间解除劳动合同,或以其他方式不安排女职工工作。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休产假为由解除女职工的劳动合同。虽然该厂没有解除与岳某的劳动合同,但是不安排工作并不保障女职工的基本待遇,其性质与解除劳动合同一致。因此,应予以纠正。

延伸阅读
  1. 最新加班制度范文是怎样的
  2. 法院逮捕后是否可以保释
  3. 最新加班制度范文()
  4. 关于工龄工资计算的法律指导
  5. 过劳死是否应被视为工伤?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农民工工资担保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
  2. 特殊工种退休申请的证明材料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建筑工地管理人员劳务用工合同范本
  2. 生产型企业劳务合同范本
  3. 工程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4. 厦门市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