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16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员工加班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劳逸结合,保护员工身体健康。保证公司运营的有序进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非提成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加班的情况,不适用于按提成制度结算的营销人员。
1、加班分类
加班分为计划加班和应急加班。计划加班是指因工作岗位需要在周末或国家法定节假日继续工作;应急加班是指因工作繁忙、临时性工作增加或休息日突发事件需要在正常工作时间外继续工作。
2、加班程序
计划加班员工需填写加班申请单,并经部门主管同意后送交人事部审核备案,最后由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加班。特殊原因的加班可以事后补填加班申请单,但非特殊原因不得事后补填。
1、效率至上原则
公司鼓励员工在每天8小时工作制内完成本职工作,不鼓励加班。原则上不安排加班,只有因部门工作需要必须加班完成的工作才会按照加班审批程序进行。员工需有计划地组织工作,提高工时利用率,对加班加点进行严格控制。只有确因工作需要加班或值班,才能获得批准。
2、加班时间限制
a) 一般工作日内每日加班不超过4小时的不算加班;
b) 每月累计加班一般不应超过36小时,超过36小时按36小时计算。
3、健康第一原则
在安排加班时,必须考虑加班人员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加班频次、时间长短以及与正常上班时间的间隔,以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4、调休优先原则
员工加班后,原则上优先安排调休。只有因工作需要无法调休的情况下,才会计算加班费。
5、特殊保护原则
怀孕七个月以上或处于哺乳期的女职工,公司不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或加班。
1、加班条件
只有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才可组织员工加班:
a) 在正常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须连续作业的;
b) 发生有可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需要紧急处理的;
c) 为完成公司下达的紧急任务的。
2、加班认定
公司所有员工在国家法定节假日继续工作都算作加班。值班不属于加班,值班是指公司安排有关人员在非工作时间内进行临时负责接听、协调、看门、防火、防盗或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
以下情况不认定为加班:
a) 正常工作任务未按要求及时完成而需延长工作时间或利用休息日完成的;
b) 在正常工作日因接待公司客户而延时工作的;
c) 延长工作时间处理日常工作4小时以内的;
d) 参加开会、培训、应酬、出差的;
e) 参加公司组织的公共活动的。
周一至周五加班属于平时工作日加班,周六周日加班属于公休日加班,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属于节假日加班。周一至周五下班时间后接到新任务算作加班,因个人原因导致工作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而需延长工作时间的不算加班。周一至周五因公司需要延长工作时间4小时内原则上不算加班。
1、加班调休
a) 员工加班后除法定节假日外,一律安排调休,尽量在适当时间安排员工调休。
b) 员工有权要求将加班时间累积到一起调休,但调休时间最长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天,具体调休时间由员工领导安排。
2、加班补贴
员工确因工作任务繁忙不能调休的情况下,按照劳动法规定支付加班补贴。
a)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加点工资 = 基本工资 / 月计薪天数 / 8 × 延时加点工时 × 1.5倍
公休日加班工资 = 基本工资 / 月计薪天数 / 8 × 公休加班工时 × 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 基本工资 / 月计薪天数 / 8 × 法定加班工时 × 3倍
b) 加班费的计发比例:
a) 平时工作日加班:每小时按员工小时工资标准的1.5倍计算
b) 公休日加班:每小时按员工小时工资标准的2倍计算
c) 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每小时按员工小时加班工资标准的3倍计算
3、不享受加班费的人员
中层以上员工、临时工人、司机以及实行业绩提成工资的员工在工作情况和薪资结构上有别,所以不享受加班费。
1、加班时作息时间与正常工作日相同。
2、加班人员必须记录当日加班工作内容,并在加班结束后的两天内提交给人事部。无加班日志者其实际加班视为无效。相关负责人应切实负责加班申请的审批,如果发现弄虚作假、谎报加班出勤者,一律予以严惩。
3、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加班人员、频次、时间安排不合理,公司责令有关部门限期改正,并对主要责任人进行批评。
4、为获取加班补偿,采用不正当手段取得加班机会进行加班的员工,一经发现并核实,公司有权取消加班补偿,并处以一定数额罚款。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加班一般指用人单位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情况。加班是员工在原本应该休息的时间内进行的工作,是工作时间在休息时间中的延伸。国家对加班加点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一般每日加班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原因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加班是建立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基础上的,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员工加班,员工也无权单方面决定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