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2-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职业病鉴定期间并不可获得赔偿,通常需要在鉴定完成后才有可能获得赔偿。
用人单位有义务保障职业病患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于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患者,用人单位应将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同时,从事与职业病危害接触的劳动者应获得适当的岗位津贴。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提出职业病诊断申请。具体申请流程如下:
一、申请材料准备:
1. 提供职业史、既往史等相关书面材料;
2. 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3. 提供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4. 提供作业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5. 提供诊断机构要求的其他相关资料。
二、申请受理:
对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申请将被受理,不符合要求的将通知申请人进行补正。
三、调查取证:
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除了申请人提供的资料外,诊断机构可能需要深入现场进行取证,针对诊断中的疑点进行调查。用人单位应根据诊断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并配合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四、诊断:
参与诊断的医师应根据临床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受理或现场取证的所有资料,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提出诊断意见。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有三名或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共同参与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根据该证明书可以依法享受职业病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