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保护法律知识

劳动保护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11

 
81326
劳动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规定的相关内容。为了进一步体现劳动法的倾斜保护,关于劳动保护也是更多的体现保护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您介绍劳动保护的具体规定,希望你了解之后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护的内容

劳动保护的规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得到了体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的劳动保护条例也对劳动保护作出了规定。劳动者应当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合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一条: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女职工。

第三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

第四条:禁止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条: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七条: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于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女职工,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减轻其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计算为劳动时间。

第八条:女职工的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女职工,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女职工,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第九条: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女职工,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第十条: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第十一条:女职工较多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自办或者联办的形式,逐步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等设施,并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照料婴儿方面的困难。

第十二条: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女职工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三条:对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的单位负责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其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并责令该单位给予被侵害女职工合理的经济补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各级劳动部门负责对本规定的执行进行检查。各级卫生部门和工会、妇联组织有权对本规定的执行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十六条:女职工因生理特点禁忌从事劳动的范围由劳动部规定。

第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规定,制定具体办法。

第十八条:本规定由劳动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1988年9月1日起施行。1953年1月2日政务院修正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有关女工人、女职员生育待遇的规定和1955年4月26日《国务院关于女工作人员生产假期的通知》同时废止。

延伸阅读
  1. 女职工管理存在的七大误区
  2. 二胎产假申请书怎么写
  3. 怀孕期女职工可安排夜班吗
  4. 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间可以调岗降薪吗
  5.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适用范围的规定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特殊工种退休申请的证明材料
  2. 童工多少岁才算童工,有哪些规定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