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13
在工伤认定期间,您可以选择辞职。
为了获得更有利的工伤待遇计算,建议您等待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再辞职。
如果您已经不需要继续治疗,那么请事假,此期间是无工资的。如果您还需要继续治疗,请病假,此期间应支付病假工资。
1、医疗、康复和辅助器具费用:按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实际费用进行报销。
2、伙食、交通、食宿费:市内住院伙食补助按本单位因公出差标准的70%发放;转外住院的食宿、交通费按本单位因公出差标准进行报销。
3、工资、福利及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保持不变,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经鉴定后,延长期不超过12个月。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单位负责支付护理费用。如果伤愈后仍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等级鉴定。
1、护理费: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和护理等级,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支付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2、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分别按本人工资的90%、85%、80%、75%发放。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分别按本人工资的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18个月、16个月、13个月、11个月、9个月、7个月发放。
4、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对于伤残等级为5级至10级的人员,在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金额根据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规定执行。
5、养老医疗保险:对于伤残等级为1级至4级的职工,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对于伤残等级为5级至6级的职工,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将补足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