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职工获得工伤赔偿后能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法律知识

职业病职工获得工伤赔偿后能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吗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5-01-20

 
80942
发生职业病后,对劳动者身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往往会造成劳动者出现伤残,劳动者出现伤残的,可以申请劳动力的鉴定,那么职业病职工获得工伤赔偿后能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职业病职工获得工伤赔偿后能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职业病职工获得工伤赔偿后,职工能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依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而定,如果是4-10级伤残的,可以要求有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原则是什么

法定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综合分析:

  1. 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 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这是职业病诊断的基本要素,任何职业病诊断都不得排除这三个因素。基于职业危害因素种类的多样性、职业病的临床表现的复杂性,职业危害因素对每一个体产生的损害和程度不尽相同,以及临床表现的差异等,进行职业病诊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职业病诊断必须由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第一章健康与职业病概述门资质认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依照确定的职业病诊断范围进行。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超出确定的诊断范围进行职业病诊断;
  2. 为了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对职业病诊断的基本因素依法进行综合分析后,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延伸阅读
  1. 工伤律师怎么收费20000元赔偿款呢
  2.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3. 合同工违纪的处罚依据
  4. 招用童工的行为有哪些
  5. 股权转让员工如何赔偿?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2. 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签订的培训协议未完,是否可辞职
  3.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4. 公司解散员工的赔偿问题
  5.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6. 如何维权:没签订劳动合同被解雇扣工资
  7.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如何赔偿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