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伤纠纷工伤事故损害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事故赔偿法律知识

劳动工伤纠纷工伤事故损害赔偿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5-01-02

 
80857

劳动工伤纠纷工伤事故损害赔偿

第一章 工伤事故概述

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所导致的人身损害或职业病的意外事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以下情况应被认定为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的规定,以下情况应被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第二章 工伤事故责任认定

确定工伤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构成工伤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 职工与企业或雇主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
  2. 职工必须受有人身损害事实。
  3. 职工的损害必须在其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发生,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
  4. 事故须是职工受到损害的原因。

在确定工伤事故责任时,应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的目的是确定是否构成工伤事故责任,而劳动能力鉴定则是为了确定工伤职工享受何种工伤待遇。只要将职工的人身伤害认定为工伤,即具备工伤事故损害事实的要件。

此外,《工伤保险条例》还规定了三种情况应视同工伤处理。在这些情况下,也应当将其视同工伤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了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况,包括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导致的伤亡、醉酒导致的伤亡以及自残或自杀。

延伸阅读
  1. 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标准
  2. 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的关系
  3. 交通事故双份赔偿的法律原则
  4. 交通事故工伤的法律认定和待遇问题
  5. 建筑工程一切险工伤可以报销吗?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工伤认定时效问题及处理建议
  2.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
  3.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
  4.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标准的解释和应用
  5. 网友提问: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
  6. 山东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年
  7. 发生工伤,是否可以直接以人身损害来起诉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