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2-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当工伤赔偿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公司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或者直接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如果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劳动者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并要求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如果不愿意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除非本法另有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根据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规定的,应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制定。
2、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并公布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名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3、经办机构应按照协议和国家相关目录、标准对工伤职工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并按时足额结算费用。
4、受害人获得工伤事故医疗费赔偿有前提条件,即除紧急情况外,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且其各项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后,受害人才有权获得医疗费赔偿。
1、在赔偿时,如果当事人的身体尚未康复,确需继续治疗,根据医疗证明或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对于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后遗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者伤情未恢复的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在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如果受害人在康复型医院治疗,其医疗费用的赔偿问题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 如果受害人治疗伤疾,一般应在普通型医院治疗。只有在非治疗伤疾所必须而选择康复型医院就诊的情况下,其医疗费用的赔偿应按普通医院治疗同种伤疾的收费标准计算。
2) 如果受害人在普通型医院就诊治疗后,经治疗医院批准转至康复型医院继续治疗,并确系治疗伤疾所必须,其医疗费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康复医院收费标准计算。如果经治疗伤情平稳,但仍需继续进行康复、对症等治疗,经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可以在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或门诊治疗。
1、如果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由于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对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的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2、伙食补助费的赔偿期间原则上是住院期间,即根据受害人住院期间的天数计算伙食补助费。具体计算方法是将受害人住院期间的天数乘以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每天的标准。
1、关于医生出诊的交通费,如果医生到受害人处出诊的交通费已经包含在医疗费中,受害人可以从医疗费中获得赔偿,无需再纳入交通费中。如果交通费并未计入出诊费中,而是由受害人另行支付,该支出应按照交通费的标准予以赔偿。
2、关于受害人或其陪护人员使用私家车的费用,如果在前往治疗或转院过程中使用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应赔偿其正常的实际支付费用,如相应的、合理的燃料费、停车费、过路费等。
3、关于交通费的计算标准,一般认为交通费应参照侵权行为地的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的车旅费标准支付。但是,也应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和救治的实际需要灵活处理。
1) 乘坐的交通工具主要以普通公共汽车为主,特殊情况下可以乘坐救护车、出租车等,但需要受害人说明使用的合理性。
2) 乘坐火车的,应以普通硬座火车为主,特殊情形下需要乘坐软座、卧铺的,也应允许,但需要受害人说明其合理性。
3) 在紧急情况下,还应当允许乘坐飞机,也要由受害人说明其正当理由。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应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根据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这三个不同等级进行支付,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30%。
1、如果工伤发生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应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原工资标准。
2、如果工伤发生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应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原工资标准。
3、如果工伤发生前工作未满1个月,应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原工资标准;如果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应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原工资标准。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应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
1、如果伤残津贴的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应补足差额,并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在退出工作岗位后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应补足差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应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应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应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并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的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补足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