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待遇争议案起诉前要先进行仲裁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工伤待遇争议案起诉前要先进行仲裁吗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10

 
80022
如果劳动者因为工作的原因受到意外伤害的,是需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的。确定是工伤的,用人单位是需要负责的,如果双方当事人由此产生争议的,属于工伤争议。那么,工伤待遇争议案起诉前要先进行仲裁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工伤待遇争议案起诉前是否需要进行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工伤属于劳动纠纷,必须按照法定程序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只有在劳动仲裁后不服或仲裁不受理的情况下,才能提起诉讼。因此,不能直接起诉,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

工伤赔偿的申诉时效应从伤残评定之日起计算。

在实践中,许多在工作中受伤的职工由于不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导致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其中,诉讼时效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且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往往因为“已过了申诉时效”而不得不放弃诉讼的权利。

根据法律规定,所谓“诉讼时效”是指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利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的时间。相对于普通民事伤害案件而言,工伤保险争议案件较为特殊。在此类案件中,工伤受害人提起仲裁或诉讼的前提是有关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以及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否则,工伤职工将无法主张自己的权利。

工伤保险争议案件中的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

在工伤保险争议案件的审理中,劳动部门所作的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不仅起到普通证据的作用,而且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和依据。这些认定和鉴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

一旦受伤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就需要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获得伤残等级鉴定结论通知书后,还需及时向所在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对于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可以根据伤残等级的大小向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要求享受相关待遇。而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应由所在单位承担。

工伤保险待遇引发争议时的申诉时效

工伤保险待遇引发争议时,其申诉时效为六十天。也就是说,工伤职工在明知用人单位拒绝给付工伤保险待遇之日起六十天内,必须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单位依法给予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并且没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工伤职工的权益将难以得到维护。

延伸阅读
  1. 工伤争议的处理
  2.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都有哪几种
  3. 哪些情况属于劳动工伤
  4. 工伤鉴定下来会不会拿不到钱
  5. 如何向相关部门申诉工伤赔偿金额不足的问题?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单位应如何调岗
  2. 工伤后一般多久做伤残鉴定
  3. 工伤被冲压机压到手指甲床缺损没伤到骨头有十级吗
  4. 烧伤级别划分为哪几个等级
  5. 骨裂是轻伤还是轻微伤
  6. 如果十级伤残还在原单位工作怎么算赔偿
  7.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要准备哪些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