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2-0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伤认定书没有失效时间。即使原件遗失,仍可通过查询认定办公室的资料来获取认定书信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至少保存工伤认定的相关资料20年,因此即使认定书原件遗失也不必过于担心。只需携带身份证和病历到劳动保障相关部门,调取原件并复印一份,然后在复印件上盖章,即可与原件具有相同的效力。
工伤认定书的内容包括:
工伤认定决定应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专用印章。
从证据法角度看,工伤认定决定书在民事诉讼中属于一种证据,法官应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并享有是否采信的裁量权。工伤保险法律属于社会法范畴,但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仍需通过民事诉讼进行救济。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未将工伤认定决定书纳入具有预决效力的证据范畴,但我们认为,工伤认定决定书是一种依严格法定程序作出的公文书,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也具有预决力,当事人一般不得再行争辩,但并非绝对不能推翻。
从救济途径看,对于未生效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当事人如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若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工伤认定决定书生效后,即使存在错误,《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均未规定救济途径,当事人只能在民事诉讼中请求法院不予采信。对于这种最后的、唯一的救济途径,不应完全封闭。在民事诉讼中,虽然不能宣告工伤认定决定书无效,但可以决定不予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