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中“同工同酬”是什么含义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9-12
新劳动法中“同工同酬”原理及含义
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并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的含义是,当劳动者从事相同种类的工作时,不论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应该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这一原则体现了确保按劳分配原则的两个价值取向,即付出同等劳动应得到同等劳动报酬。
同工同酬的具体规定
为了贯彻“同工同酬”原则,人保部于2009年10月透露将出台工资支付条例,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 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所有劳动者,包括劳务派遣工。只要工作的岗位、职级和内容相同,应当享受相同的工资待遇,包括社保、福利等。虽然工资数额可以在同一工资区间内浮动,但同工同酬原则不允许对于相同工作提供不同的报酬。2. 将同工同酬原则纳入法律法规中。人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资支付相关法规,首次将同工同酬作为立法内容。根据这一规定,不论是正式工还是劳务派遣工,只要从事相同内容的工作,应当获得同级别的工资待遇。
工资的定义和相关法律保障
工资的定义
工资是员工在固定工作关系下获得的薪酬,是雇主或法定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行业规定或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员工劳动的报酬。工资是劳务报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形式进行计算。
工资的支付和法律保障
工资支付的日期被称为“发薪日”,根据法律法规的保障,雇主有义务按时支付工资。如果雇主过期未支付工资,则被称为“欠薪”,雇员可以依据《劳动基准法》等相关法律追讨欠薪问题。这些法律保障确保了员工能够及时收到应得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