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劳动争议能否直接起诉,有哪些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知识

发生劳动争议能否直接起诉,有哪些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7-09

 
77135
劳动争议是经常出现的,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多数是由于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利益造成的,而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也很多,那么发生劳动争议能否直接起诉,有哪些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劳动争议的诉讼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后,方可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超过规定期限未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当事人不同意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当事人不同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劳动纠纷发生后,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是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的程序。

二、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1.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劳动争议是最理想的途径,如果双方能够成功协商解决,可以快速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诉讼成本。此外,协商解决还可以保留双方之间的交往余地,避免闹僵。然而,这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学习劳动法,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避免因为对法律不了解而导致争议难以解决。

2. 向单位的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如果企业的劳动调解委员会比较健全,劳动者可以依靠工会的力量,向企业的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双方皆大欢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书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出现争议,仍需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无法解决,仍需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3.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劳动争议,只能通过诉讼解决,然而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双方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同时也给律师带来了业务。因为对于复杂的劳动关系,没有律师的参与,很难全面考虑问题,可能会错失应该争取的权益。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仲裁中,法院和仲裁庭遵循的是“民不告官不纠”原则,即如果你不提出要求,法院也不会主动判决。

在劳动仲裁中,仲裁委员会通常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结果经双方签字后和仲裁庭的裁判结果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在15天后双方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调解结果将自动生效。如果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 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在仲裁结果作出后的15天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只受理经过劳动仲裁庭处理过的劳动争议案件。如果劳动案件没有经过劳动仲裁,当事人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1.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及注意事项
  2. 劳动争议时效规定及时效起算时间规定
  3. 劳动争议诉讼状
  4. 劳动合同安全协议的重要注意事项
  5. 劳动争议诉讼属于行政诉讼吗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民事调解书有有效期吗
  2. 有责底薪违法吗
  3. 干活慢会被辞退吗
  4. 哺乳期员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5. 离职多年后档案在哪里
  6. 以技术入股不承担亏损可以吗
  7. 劳动局投诉是免费的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