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与律师有什么区别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仲裁员与律师有什么区别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11-21

 
75851
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员与律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仲裁员和律师资格都是具备一定的条件而取得的,有的仲裁员的本职就是律师,他们在办案时都是由当事人或仲裁结构指定的,但是仲裁员与律师在仲裁程序中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是截然不同的,项目,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仲裁员与律师的区别

性质不同

仲裁员办案具有公断性质,独立公正地仲裁案件,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仲裁员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不能损害其独立公正的形象。律师办案则无论是代理人还是辩护人,都是为委托人一方的合法权益进行辩护。

取得资格的条件不同

律师资格是通过国家每年的律师资格考试取得的。而仲裁员资格的取得则需要符合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并经过仲裁委员会的聘任,对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人员才能取得。可见,取得仲裁员资格的条件要高于律师。

工作制度和纪律不同

仲裁员受到回避制度和仲裁庭纪律的约束。当仲裁员存在法定回避事由时,应主动提出回避申请。而律师则没有回避制度的约束,可以接受任何当事人的委托进行代理活动。仲裁员不得私自与当事人见面,也不得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或礼物,并且不得就案件实质问题向当事人发表任何意见。而律师可以与自己代理的当事人商讨案情,提供建议并出庭代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仲裁员按照仲裁规则和程序办案,当事人的意见和要求应书面通过秘书处转交给仲裁员,仲裁庭的要求也通过秘书处书面通知当事人。而律师则根据当事人的意愿依法代理,随时与当事人交换意见,不需要第三方进行转递。

律师在担任仲裁员时,应注意区分仲裁员和律师的角色,不能将自己视为指定方的代理人,在仲裁案件中与对方当事人争辩,在合议时为指定方当事人寻找各种依据,并否认对方当事人的证据和理由。仲裁员应坚决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一旦被当事人选为仲裁员,就成为仲裁庭成员,而不是选定方的代理人,要努力确保依法、公正地仲裁案件。

延伸阅读
  1. 铁行渣华有限公司申请确认提单仲裁条款无效案
  2. 最新律师查询企业工商档案相关事宜
  3.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美国的承认与执行
  4. 怎么写劳动纠纷仲裁代理词
  5. 劳动仲裁请律师输了律师费谁出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口头辞退怎么拿到证据
  2. 离婚又复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吗
  3. 私人幼儿园疫情不上班有工资吗
  4. 单位口头辞退劳动者怎么办
  5. 辞退孕妇补偿三期工资加赔偿金合理吗
  6. 劳动法规定不按时发工资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7. 暑假工做到一半可以发工资吗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