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11-21
仲裁员办案具有公断性质,独立公正地仲裁案件,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仲裁员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不能损害其独立公正的形象。律师办案则无论是代理人还是辩护人,都是为委托人一方的合法权益进行辩护。
律师资格是通过国家每年的律师资格考试取得的。而仲裁员资格的取得则需要符合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并经过仲裁委员会的聘任,对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人员才能取得。可见,取得仲裁员资格的条件要高于律师。
仲裁员受到回避制度和仲裁庭纪律的约束。当仲裁员存在法定回避事由时,应主动提出回避申请。而律师则没有回避制度的约束,可以接受任何当事人的委托进行代理活动。仲裁员不得私自与当事人见面,也不得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或礼物,并且不得就案件实质问题向当事人发表任何意见。而律师可以与自己代理的当事人商讨案情,提供建议并出庭代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仲裁员按照仲裁规则和程序办案,当事人的意见和要求应书面通过秘书处转交给仲裁员,仲裁庭的要求也通过秘书处书面通知当事人。而律师则根据当事人的意愿依法代理,随时与当事人交换意见,不需要第三方进行转递。
律师在担任仲裁员时,应注意区分仲裁员和律师的角色,不能将自己视为指定方的代理人,在仲裁案件中与对方当事人争辩,在合议时为指定方当事人寻找各种依据,并否认对方当事人的证据和理由。仲裁员应坚决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一旦被当事人选为仲裁员,就成为仲裁庭成员,而不是选定方的代理人,要努力确保依法、公正地仲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