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与律师有什么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仲裁员与律师有什么区别

点击数:89 更新时间:2024-11-21

 
75851
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员与律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仲裁员和律师资格都是具备一定的条件而取得的,有的仲裁员的本职就是律师,他们在办案时都是由当事人或仲裁结构指定的,但是仲裁员与律师在仲裁程序中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是截然不同的,项目,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仲裁员与律师的区别

性质不同

仲裁员办案具有公断性质,独立公正地仲裁案件,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仲裁员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不能损害其独立公正的形象。律师办案则无论是代理人还是辩护人,都是为委托人一方的合法权益进行辩护。

取得资格的条件不同

律师资格是通过国家每年的律师资格考试取得的。而仲裁员资格的取得则需要符合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并经过仲裁委员会的聘任,对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人员才能取得。可见,取得仲裁员资格的条件要高于律师。

工作制度和纪律不同

仲裁员受到回避制度和仲裁庭纪律的约束。当仲裁员存在法定回避事由时,应主动提出回避申请。而律师则没有回避制度的约束,可以接受任何当事人的委托进行代理活动。仲裁员不得私自与当事人见面,也不得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或礼物,并且不得就案件实质问题向当事人发表任何意见。而律师可以与自己代理的当事人商讨案情,提供建议并出庭代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仲裁员按照仲裁规则和程序办案,当事人的意见和要求应书面通过秘书处转交给仲裁员,仲裁庭的要求也通过秘书处书面通知当事人。而律师则根据当事人的意愿依法代理,随时与当事人交换意见,不需要第三方进行转递。

律师在担任仲裁员时,应注意区分仲裁员和律师的角色,不能将自己视为指定方的代理人,在仲裁案件中与对方当事人争辩,在合议时为指定方当事人寻找各种依据,并否认对方当事人的证据和理由。仲裁员应坚决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一旦被当事人选为仲裁员,就成为仲裁庭成员,而不是选定方的代理人,要努力确保依法、公正地仲裁案件。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和其他人代理的异同
  2. 刑事辩护与刑事代理的区别
  3. 律师刑事辩护与代理的区别有哪些
  4. 律师辩护与普通公民辩护的区别
  5. 被告人自行辩护与律师辩护的区别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劳动仲裁的代理人委托问题
  2.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流程及所需材料
  3.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后工资被扣怎么处理
  4. 涉外仲裁当事人申请外国法院承认仲裁裁决的程序
  5. 委托见证范围不明,导致未尽职责赔偿责任
  6. 遇到产权纠纷怎么解决最有效
  7. 担保人 vs 连带担保人: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