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合同制员工出现特定情形时,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无需进行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编制是为了控制国家财产开支而采取的措施,国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各单位的岗位和人数,并登记在册。编制员工是指在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享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和权益。
合同制员工是指企业或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聘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以书面形式存在,内容包括工作期限、任务和共同遵守的义务等。
合同制员工与编制员工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作的稳定性。合同制员工的工作期限由合同约定,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有权选择是否继续雇佣。而编制员工的工作期限一直到退休。
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合同制员工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缴纳相应费用。根据劳动保障部的通知,参加养老保险的合同制员工,在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其养老保险关系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保留,并保管其个人帐户并计息。如果重新就业,应继续或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另外,根据省级政府的规定,合同制员工可以申请一次性支付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重新就业时,需要重新参加养老保险。
合同制员工在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且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时,可以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如果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其个人帐户的全部存款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