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1-28
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大学生尤其是外地留校学生急于利用假期打工的心理,以虚假信息或急招为诱饵,骗取学生的"信息费"或"报名费"。为防止中介费被骗取,学生应当选择正规的中介机构,并在交纳费用前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在上岗前,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学生交纳押金或收取身份证、学生证作为抵押物。有些单位在学生打工结束后,以扣留身份证、学生证相要挟,拒付薪金。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学生应谨慎选择打工单位,拒绝交纳押金或提供抵押物,并保留相关证据以防纠纷。
一些企业以举办模特儿或歌星、影星培训班为名,然后要求学生花费大量费用参加遴选,最终却以条件不符为由拒绝应聘者。为避免被此类陷阱欺骗,学生应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虚假的培训班招聘信息,并在参加培训前核实机构的信誉和合法性。
传销是大学生打工中常见的陷阱之一,用人单位以销售员的身份雇佣学生,却要求他们强制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不得退货。为防止被卷入传销陷阱,学生应当对用人单位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拒绝参与任何违法行为。
女学生在寻找寒假工作时需格外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高薪招聘的花言巧语。一些不法分子针对女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易受骗的特点,进行色情犯罪活动。此外,一些招聘家教或文秘的陷阱也常发生,女学生应避免单独与对方见面,提高警惕,防止遭遇危险。
大学生打寒假工时,应了解自己的劳动权益。我国法规对工资和工作时间有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规定,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寒假工。学生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在学生加班时必须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建议采用周薪制或10天结算一次工资,以防止发生"欠薪"现象。
在处理寒假工纠纷时,发现很多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协议,导致难以解决问题。建议在协议中明确工作报酬和工作时间等关键信息,以避免争议。同时,签订协议时要注意条款内容,防止陷阱。
有关部门曾发现外地大学生被以"寒假工"为名诱骗到工地进行低价劳动。为确保人身安全,学生应选择正规单位,尽量由学校或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安排寒假工作,以保障自身权益。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可进行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