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中断时效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25
诉讼时效是非常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者提起民事诉讼的,要注意诉讼时效,而诉讼时效是有中断、中止情形的,那么拖欠工资中断时效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拖欠工资中断时效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的情况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出现以下行为之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补偿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但不超过1倍的标准计算,并要求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解决拖欠工资的法律途径
当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农民工可以采取以下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1. 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 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a) 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b) 经仲裁后双方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c) 如果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注意事项
在遭遇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农民工绝不能采取过激行为和暴力等手段,如爬楼、堵路等。解决问题时应依靠法律途径,否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触犯刑律并被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