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务派遣法律知识

撤销权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9-17

 
74420

主观条件

债务人的恶意

债务人的恶意是指在债务人实施处分行为或与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时,明知其行为有害于债权但仍然为之的主观恶意。对于债务人的恶意认定,存在观念主义和意思主义两种标准。观念主义认为,在行为时,债务人只需知道处分财产的行为将导致无力清偿债务即可表明其具有恶意。而意思主义则要求债务人不仅要有认识,还要有诈害的意思。相比之下,观念主义对于债权人的要求较为宽松,因为很难证明债务人内心是否有诈害意思,而观念主义只要债务人知道处分财产的行为将导致无力清偿债务,就足以表明其具有恶意。因此,观念主义既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也降低了实际运行成本。

受益人的恶意

受益人是指基于债务人的行为而取得利益的人。受益人的恶意要求在受益时具备,而受益后的恶意不构成受益人恶意。受益人的恶意原则上应由债权人举证证明,但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人有害于债权的事实应为受益人所知,可推定为受益人具有恶意。受益人在被推定为具有恶意之后,对于自己善意负有举证责任。

转得人的恶意

转得人是指债权人主张撤销权时涉及的第三人。转得人的恶意并不是撤销权的成立要件,而是撤销权的对抗要件。转得人的恶意应以其受让财产时是否具有恶意为准。转得人行为由代理人进行时,其恶意的有无应以代理人为准。

客观条件

债务人的处分行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包括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和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这些行为都具有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意思。债务人事实上的处分行为并不能使第三人受益,撤销权的行使不能过多限制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自由。

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必须于债权发生后合法有效并继续存在。如果是非法之债,债权人的撤销权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若债务人的行为不成立、不发生效力或者嗣后失去效力的,债权人已无撤销的可能。

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危害债权

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必须危害债权,即导致财产减少,使债权人的债权不能得到满足。债务人处分财产导致财产减少的行为包括减少积极财产和增加消极财产。只有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减少了其责任财产,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才有权行使撤销权。

债务人处分财产行为以财产为标的

债务人处分财产行为必须以财产为标的,即直接产生减少债务人责任财产效果的行为。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标的应限于法律上的财产处分行为。债务人事实上的处分行为不能作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理由,因为债权人的撤销权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并最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只要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减少了其责任财产,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就有权将其予以撤销。
延伸阅读
  1. 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
  2. 一、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的除斥期间如何规定
  3. 撤销权行使的效力及其适用对象
  4. 取得撤销权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5. 撤销权何时生效以及其期限是怎样的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2.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临时工伤亡赔偿标准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