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12-30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于已经建立的劳动关系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若用人单位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对于不愿订立劳动合同的员工,用人单位应立即发出《劳动合同限期签订通知书》,规定员工必须在一定期限内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单位有权终止双方的劳动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解除或法定解除两种方式。
协商一致解除是首选方式,若协商不成,可以选择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的依据包括: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且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若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人民法院应支持。
2. 劳动社会保障部发〔2005〕12号文件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若协商不一致,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若单位提出终止事实劳动关系,应按照职工的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工资计算。对于本单位连续工龄10年以上的劳动者,若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