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派遣方式中劳务用工法律风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转移法律知识

劳动派遣方式中劳务用工法律风险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17

 
73782
劳务派遣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而从事劳务派遣的劳务型公司是在各级政策及劳动保障部门鼓励、引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有的是再就业服务中心转型而成,有的是职业中介机构扩展劳务派遣义务,有的是劳务输出机构增加劳务输出的形式,也有的是新建立的。劳务派遣对于增加就业渠道,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用人的特殊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流是应当肯定的,但劳务派遣方面存在问题也不可忽视,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规范管理措施

一、劳动关系不清晰

劳务型公司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导致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和工作岗位分属两家单位的情况。

二、工资支付不透明

劳务型企业和用人单位随意扣减工资、不按月发放工资、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等,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后责任主体不明确。

三、社会保险不参加

一些用人单位通过劳务派遣形式逃避社会保险义务,劳务型公司未为劳务人员办理参保手续或要求劳务人员自行承担全部社保费用。

四、同等劳动不同报酬

劳务人员从事苦、脏、累、重的工作,报酬待遇低,不享受用人单位的奖金和福利。

五、工作时间不规范

用人单位任意安排劳务人员加班加点,工作时间超过规定并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还将违章责任推卸给劳务型企业。

六、员工结构不合理

劳务型公司大量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派遣“低价”劳务人员,导致企业用人结构不正常,正式员工少、劳务人员多。有些企业甚至将整条生产线外包给劳务型公司,再由劳务型公司招聘劳务人员,采取“外包内做”形式。

规范劳务派遣的管理措施

一、明确劳务派遣的范围

劳动保障部门应明确规定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特殊用人单位或特殊岗位。企事业单位应直接招聘员工并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和劳动关系,不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

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

劳务型企业应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工种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资支付方式和社会保险等内容。劳务型公司在劳务派遣时还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协议,明确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标准以及社会保险费的结付标准和缴纳办法。

三、跟踪管理和服务劳务人员

劳务型公司应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按月与用人单位核对劳务人员的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费、考勤和工作业绩等资料,并保存用人单位反馈的原始资料,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劳务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并按月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费和考勤、业绩等资料反馈给劳务型公司。

四、加强执法监察

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劳务型公司派遣劳务人员和用人单位使用劳务人员的执法监察,重点监督检查劳务型公司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以及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劳务派遣政策规定的劳务型公司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以确保劳务派遣和使用劳务人员行为的规范化,保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
  2. 劳务派遣的定义和含义
  3. 企业用工法律风险提示律师专家支招(一)
  4. 劳务外包的风险有哪些
  5. 公司缴纳工伤劳动关系的相关事项有哪些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
  2.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7. 工作经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