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11-05
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涉及职工与所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些工作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事业单位、各种企业等。从大的方面来看,不论职工与哪种工作单位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都统称为劳动关系。从小的方面来看,劳动关系是指国家劳动法规章制度规定的关于劳动的法律关系。国家劳动法律强制性地将职工和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统一在一起,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劳动关系管理是通过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对职工和单位进行的管理工作,包括劳动合同签署和劳动纠纷解决等。
近年来,由于设备和技术的滞后、资金短缺以及竞争力不强等原因,许多中小规模的企业的效益连年下降,甚至经常处于亏损状态,有些企业甚至常年停产。这种处境导致了中小企业劳动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一些企业中,劳动关系涉及到的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划分不合理,企业本身缺乏科学的调节方法,长期累积下来,导致了许多劳动关系纠纷事件的发生。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市场上,买方占主导地位,单位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而职工则处于弱势地位。此外,下岗等现象日益增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加剧,就业变得困难。由于生活压力,一些人只关注工资水平,对于劳动合同签订、保险享受以及工作环境安全等问题并不抱有期望。这种社会现象加剧了某些企业无视工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导致劳动纠纷频繁发生。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相对来说,职工的权益得不到重视,这导致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抱怨和矛盾日益增多。特别是在规模较小、效益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企业领导对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意识不强,不够专业和合理。首先,他们随意拖欠工人工资,对员工没有任何保障,福利几乎没有,劳动合同更是稀缺的东西,这加深了雇佣双方的矛盾。其次,这些小规模企业的内部劳动关系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雇主和工人之间的矛盾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恶化,最终导致劳动纠纷的发生。
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学者们认为它指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虽未达成劳动合同的形式要件,但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履行了劳动权利和义务,形成了真实的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包括:未订立书面合同;合同期满但劳动关系仍继续存在;双重劳动;签订无效劳动合同等。在法律效力方面,国内观点认为事实劳动关系可以是无效的、有效的、按时间顺序存在不同法律效力的,或者将事实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而有效的。国外观点认为劳动关系的产生原则上存在合同形式的自由,当合同无效时,存在的劳动关系被视为事实劳动关系,或者存在事实劳动契约的说法。在法律认定方面,当满足劳动者已付出劳动、从属关系已形成、默认的意思表示、缺乏法定形式要件等条件时,可以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产生原因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者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解决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强立法规定、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并逐渐消除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
目前,对于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从法学角度已经相对成熟。然而,事实劳动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需要运用经济学方法和工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事实劳动关系日益普遍化,解决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协调企业与劳动者关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