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非法承包劳动关系的专业法律方法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7-15
劳动争议是经常出现的一类民事纠纷,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出现劳动争议的时候,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通过仲裁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举证,那么劳动关系中的举证倒置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关系中的举证倒置
一、举证倒置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对于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同样地,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考勤记录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这些规定确立了劳动关系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二、实行举证倒置的原因
1. 证据距离
证据距离是指在有可能负担举证责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哪一方距离证据的源泉更近。根据一般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负有证明责任。然而,在特定情况下,根据证据距离理论,对特定的事实是否成立,更接近证据的一方通常更有条件和可能予以判定。因此,让更容易举证的一方负举证责任,不仅公平,而且更加有效率,更加节省举证成本。
2. 举证能力的强弱
举证能力是指当事人收集、调查和利用证据的能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平等原则,当事人在法律上应当平等地享有诉讼地位,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是不平等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举证能力的强弱。不同的当事人具有不同的举证能力,如重复诉讼者较之偶然涉讼者、单位较之个人、大单位较之小单位、有专业知识者较之无专业知识者、有代理律师者较之无律师代理者等。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法院可以综合考虑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等因素来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综上所述,劳动关系中的举证倒置是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等和经济实力不平衡而导致的不公。举证倒置的原因主要包括证据距离和举证能力的强弱。这一制度的实施既公平又高效,有助于降低举证成本和提高司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