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1-13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给予补偿。然而,具体的补偿标准并未明确规定。
根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补偿费的金额会有所不同,并没有法律上明确的数额标准。在实践中,通常可以按照劳动者上一年度的年收入的1/2或者2/3来计算补偿费。
补偿费的支付可以一次性付清,也可以分次支付。同时,支付时间可以在劳动者在职期间进行,也可以在离职时进行。
以《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为例,该条例第17条规定,竞业禁止协议约定的补偿费应按年计算,且不得少于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一个年度从企业获得的报酬总额的2/3。
如果竞业禁止协议没有明确约定补偿费用,则按照前款规定的最低标准进行计算。例如,珠海的相关条例规定,企业与员工约定竞争限制时,竞业限制期间应当按照约定向员工支付补偿费;如果没有约定,则年补偿费不得低于员工离职前一年从企业获得的年报酬的1/2。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竞业限制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和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约定不得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根据该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受限制的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或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该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劳动者不得利用未经允许而掌握的商业秘密披露给第三方或复制。然而,如果劳动者凭记忆而掌握这些信息,则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可以使用。
在实践中,劳动者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事件时有发生,给用人单位造成了较大的损害。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订立竞业限制条款。即使没有竞业限制协议,如果劳动者复制、故意记录或以其他方式掌握客户名单,以便在解除劳动合同后使用,这种行为也构成对诚信义务的违反。用人单位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