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有哪些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10-08

 
72931

李某等20人与某建筑工程公司劳动争议案件

一、背景

李某等20人为被告某建筑工程公司的施工员,双方约定工资按月现金支付。然而,在2008年5月后,该公司工程项目亏损,导致工程款未回笼,公司陷入困境,拖欠李某等20人工资长达6个月之久。

二、纠纷

李某等20人多次催讨后,该公司提出一项条件,即李某等20人同意拖欠工资的50%在工程款回笼后支付,公司将先从银行贷款支付拖欠工资的50%。为了能够先领取50%的工资,每个人签订了一份“同意公司延迟支付工资”的同意书,并且同意书中明确表示不追究公司的任何法律责任。

三、争议

关于延迟支付工资的同意书是否有效,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1. 一种意见认为,该同意书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是一种有效的民事行为,符合劳动法规定,属于双方协商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方式。如果支持李某等20人的请求,将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2. 另一种意见认为,该同意书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应当被认定为无效。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一般被视为无效。

四、观点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这是一项强制性规定。强制性规定是指不以当事人意愿为转移、不能通过约定排除或变更的规定。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法律行为一般被视为无效。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的民事行为也被视为无效。

在本案中,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因此,该延迟支付工资的同意书应当被认定为无效,支持李某等20人的诉讼请求。

五、启示

本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深刻的启示。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经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获得员工的认可和信任。劳动者在遇到用人单位侵犯自身合法权益时,应当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哄抢他人财物的法律定性及罪名
  2. 如何判断虚假劳务派遣案件
  3. 劳动仲裁申请书
  4. 拖欠工资多久可以仲裁
  5.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解除合同流程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4.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5.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6. 第一章:劳动规则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