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8-30
根据《劳动法》第十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未同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单位应在工作开始后的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雇主和劳动者在雇佣前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就在工作开始时建立。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只要您在单位工作,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您和单位之间就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也就是说,您被认定为单位的员工。
无论是否有试用期,单位都必须在雇佣开始时与您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单位未签订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在试用期内,如果劳动合同或口头约定了试用期,您被视为非正式员工。在这段期间,单位如果能证明您不符合录用条件,只要提前三天通知您解除劳动合同,但并不是试用期就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必须证明您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权益就得不到保障!实际上,只要能够证明劳动者和单位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的权益就能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证明劳动关系是享受劳动者待遇的关键,也是难点。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的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凭证来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1、双倍工资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该法规定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2、“铁饭碗”待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