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后发现无法胜任的认定,什么不能胜任工作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签订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入职后发现无法胜任的认定,什么不能胜任工作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0-05-25

 
71852
一些劳动者在试用期里被单位以无法胜任工作的理由而被单位炒鱿鱼了,在工作中很多人被辞退也都是这个理由,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质疑它的标准,那么,入职后发现无法胜任的认定,什么不能胜任工作?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入职后发现无法胜任的认定,什么不能胜任工作?

在《劳动合同法》中明文规定:“不能胜任工作”是指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任务或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从企业层面来看:员工不胜任工作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这就必然涉及到“不胜任工作”与另一个常见概念“胜任力”之间的关系问题。通常所说的胜任力,包括知识、技能、素质,而素质一般是指对工作绩效起决定作用的一些人的本质性的因素。那么,员工不胜任工作不仅是专业和岗位不胜任,也包括内在的一些素质不胜任。

因此,企业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比较方便,实践中,只要能够有效的评价标准和认定程序,提供确实的证据,并在合法的程序基础上认定不合格(不与“末位淘汰”关联使用)操作起来基本可行。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

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环环相扣,不胜任工作的认定牵涉其中:

1、招录环节:前期一定要招聘条件或录用条件,决定了不胜任工作认定的基础;

2、试用期与用工期间的绩效管理与考核过程中实体理由及程序是否正当,直接影响能否被认定为不胜任工作;

3、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标准化、动态化、证据化、流程化、表单化等规范和优化程度,在能否顺利认定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

4、由于人力资源及劳动关系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信任性、动态性等特性,其合理与合法、客观与主观、模糊与明确之间有时的确较难把握。

在适用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1、所谓不能胜任工作,是指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额标准,使劳动者无法完成。而且用人单位还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

2、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不能马上解除劳动合同,需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的程序。只有在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有对员工进行具体考核并将考核结论告知员工的证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两次不能胜任工作承担举证责任。注意的是,这里的调整工作岗位无需经过劳动者同意的。

3、即使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用人单位也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方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还要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工作年限经济补偿金。

延伸阅读
  1. 对劳务派遣人员违纪应如何处罚
  2. 销售未完成指标可以辞退吗
  3. 末尾淘汰是否给补偿
  4. 员工拒绝调岗可以解除合同吗
  5. 员工怎么能得到赔偿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过了四年竞业限制还有效吗
  2. 竞业限制合同无章有效吗
  3. 实习生协议终止的条件是什么
  4.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规定是什么
  5. 入职要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吗
  6. 入职是否要开无违法犯罪证明
  7. 如何鉴定员工违反竞业限制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