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济特区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法律知识

海南经济特区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09

 
714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原则,结合海南经济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在海南经济特区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经营者),必须遵守本条例。同时,从事与市场竞争有关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也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经营者的权利

经营者不论所有制形式、行业种类和经营规模,都有依法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并且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限制、干扰或歧视。

第四条 竞争原则

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并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第五条 监督检查责任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联合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于法律、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行为,应按照其规定执行。

第六条 政府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参与市场竞争,并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政府应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个人利用投诉、舆论等各种合法手段,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支持或包庇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 奖励制度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经监督检查部门查证属实,应当给予举报者表彰奖励。

第二章 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八条 价格欺骗

经营者不得以下列形式进行价格欺骗,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权益:

  1. 谎称降价;
  2. 使用引人误解的模糊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表示价格;
  3. 对同一商品使用两套价格,低价报价,高价结算;
  4. 在明示的商品价格之外增加收费;
  5. 利用计量器,使商品的结算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从而影响商品的明示价格;
  6. 其他价格欺骗形式。

第九条 低价销售商品

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以下情形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1. 销售鲜活商品;
  2. 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的商品;
  3. 季节性降价;
  4. 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第十条 虚假宣传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产地等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不得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新闻单位及其工作者不得对经营者或商品进行虚假新闻报道,以谋取非法利益。

第十一条 禁止手段

经营者不得采用以下手段从事经营活动:

延伸阅读
  1.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2.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怎么处罚
  3. 裁判要旨
  4.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
  5. 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消费者保护在竞争法立法目的中的体现
  2. 骗进传销属于诈骗吗
  3. 卖房者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4. 传销诈骗罪100万会被罚款多少
  5.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承担什么责任
  6. 网给传销的投资如何处理
  7. 传销怎么判刑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适用高管—竞业限制协议范本
  2. 游戏公司保密协议范本
  3. 游戏开发保密协议范本
  4. 广告公司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