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9-21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逐渐暴露出来。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手段和法律责任存在明显的不适应,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的法律对于经济领域中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缺乏周密规范,导致对这些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亟需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法律的稳定性相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动性和灵活性而言是滞后的。在国外,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其广泛且不确定而著称。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新旧体制交替在竞争秩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导致许多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目前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只规定了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每种行为都有明确的适用界定,导致许多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法纳入现行法律的调整范围。此外,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也限制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商标、专利、版权法的后盾法的发挥。因此,建议在修订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应采取概括加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一般条款,并为一般条款设置相应的罚则,以适应纷繁复杂的现代经济生活,同时避免以行政立法、地方立法、部门立法修改基本法律之嫌。此外,还应设定兜底条款,及时规范经济生活中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目前,作为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机关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时,执法职权和手段力度不够,缺乏强制手段,导致有人将《反不正当竞争法》比喻为“给枪不给子弹”的法律。这严重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果。为了保障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主管机关有效实施行政职权,建议在修订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时,提高执法手段的力度。可以采取提高认定机关等级的办法予以限制,以增强对各种新出现的或将会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控制力,促进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