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案件中部分人员的违法认识可能性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非法集资案件中部分人员的违法认识可能性问题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2-01-19

 
71186


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在我们所处的地域出现井喷的现象。客户群体不断的堵门、堵路等,给相关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业人员群体压上自己的全部家当,还面临这牢狱之灾,可谓人财两空,非常的凄惨。而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是不是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应当被当作犯罪追究?个人认为不是,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看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违法认识可能性,进而确定是否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责难。

犯罪的实体和责任

犯罪的实体是指违反法律并具有法律责任的行为。只有存在违法行为,才会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责任是对违法行为的责难。在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违法认识可能性的情况下,不能对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且违法的行为的人进行法律责难,因此也无法确定行为人的责任。换句话说,对于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被法律禁止的人来说,在法律上无法要求其停止行为,也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这就是缺乏违法认识可能性的责任阻却事由。

违法认识可能性的判断

行为人通过自身能力的发挥,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的,就具备违法认识可能性;如果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被刑法所禁止的,就没有违法认识可能性。

非法集资犯罪中的违法认识可能性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许多投资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等涉嫌非法集资犯罪。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违法认识可能性:

1. 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参与

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将资金存放在这些公司中。

2. 相关职能部门的认可

相关职能部门向这些公司颁发奖状、先进等证书。

3. 媒体的宣传

主要媒体刊登这些公司年审合格等公告,甚至进行宣传。

4. 关系密切的人员

政府和司法机关的某些工作人员或领导与这些公司的领导层人员有密切的交往。

权威部门、权威人员和媒体等因素的介入,加上相关监管职能部门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的疏忽,导致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公司能够长期正常运营,最终使法律知识相对薄弱的人难以意识到自己从事的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

对于从业人员的违法认识可能性

在从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纪稍大、文化知识薄弱的妇女或男士。这些人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投入其中,包括单位发放的工资和佣金等。更有甚者,他们还会拉拢自己的兄弟姐妹投资,结果却一无所获。

相关职能部门应有很大机会查出相关公司是否涉嫌非法集资,但基本上都是等到相关公司崩盘、无法挽回的时候才采取行动,这无疑是玩忽职守。因此,我认为不能在事情发生后像找替罪羊一样,将所有罪过推给从业人员,以安抚客户、维护稳定为目的。司法机关应从违法认识可能性的角度,为部分人减轻罪责。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应当依法追缴的过程是什么
  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罪区别
  3. 什么才算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4. 非法集资代理人责任是什么
  5. 非法集资要负民事责任吗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金融业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
  2.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管辖机关是哪个部门
  3. 电商平台被投诉虚假宣传了如何处理
  4. 公司网站被投诉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5. 欧盟《不公平商业行为指令》对中国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借鉴
  6. 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7. 传销罪需要什么证据来定罪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