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2-01-19
犯罪的实体是指违反法律并具有法律责任的行为。只有存在违法行为,才会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责任是对违法行为的责难。在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违法认识可能性的情况下,不能对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且违法的行为的人进行法律责难,因此也无法确定行为人的责任。换句话说,对于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被法律禁止的人来说,在法律上无法要求其停止行为,也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这就是缺乏违法认识可能性的责任阻却事由。
行为人通过自身能力的发挥,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的,就具备违法认识可能性;如果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被刑法所禁止的,就没有违法认识可能性。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许多投资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等涉嫌非法集资犯罪。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违法认识可能性:
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将资金存放在这些公司中。
相关职能部门向这些公司颁发奖状、先进等证书。
主要媒体刊登这些公司年审合格等公告,甚至进行宣传。
政府和司法机关的某些工作人员或领导与这些公司的领导层人员有密切的交往。
权威部门、权威人员和媒体等因素的介入,加上相关监管职能部门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的疏忽,导致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公司能够长期正常运营,最终使法律知识相对薄弱的人难以意识到自己从事的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
在从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纪稍大、文化知识薄弱的妇女或男士。这些人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投入其中,包括单位发放的工资和佣金等。更有甚者,他们还会拉拢自己的兄弟姐妹投资,结果却一无所获。
相关职能部门应有很大机会查出相关公司是否涉嫌非法集资,但基本上都是等到相关公司崩盘、无法挽回的时候才采取行动,这无疑是玩忽职守。因此,我认为不能在事情发生后像找替罪羊一样,将所有罪过推给从业人员,以安抚客户、维护稳定为目的。司法机关应从违法认识可能性的角度,为部分人减轻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