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常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程序法律知识

拍卖常识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08

 
69562

拍卖的法律定义和条件

1.拍卖的定义

拍卖是一种公开竞价的买卖方式,通过竞价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出价者。

2.拍卖的条件

(1) 拍卖品:拍卖需要有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作为拍卖标的。

(2) 竞买者:拍卖需要至少两个以上的竞买者参与。

(3) 价格竞争:拍卖过程中需要存在价格竞争因素。

(4) 买主竞争:价格竞争需要在买主之间展开。

(5) 中介服务:拍卖交易需要通过拍卖行等中介机构完成。

拍卖的基本原则

我国拍卖法规定了拍卖活动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

1.拍卖人

拍卖人是指从事拍卖业的个人或机构,通常为拥有1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的拍卖行。拍卖人有权要求委托人提供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信息。

- 拍卖成交:拍卖人有权向委托人和买受人收取佣金和拍卖支出的合理费用。

- 拍卖未成交:拍卖人可以向委托人收取约定的费用,若未作约定,则可以向委托人收取未成交服务费。

2.委托人

委托人是指委托拍卖人拍卖物品或财产权利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委托人可以是拍卖标的的财产权人或其代理人。

在每次拍卖活动中,委托人是将拍卖品交付给拍卖人代为拍卖的授权人。

3.竞买人

竞买人是指参加竞拍拍卖标的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4.买受人

买受人是指以最高出价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

拍卖的不同方式

1.增价拍卖

增价拍卖,也称为"英格兰式拍卖"或"低估价拍卖",是指在拍卖中,竞价由低至高递增,直到以最高价格成交。

2.减价拍卖

减价拍卖,起源于荷兰人拍卖果蔬和鲜花时使用的方法,是指在拍卖中,竞价由高至低递减,直到以适当价格成交。

3.有底价拍卖

有底价拍卖是指在拍卖前,委托人与拍卖机构共同协商并以书面合同形式确定拍品的底价,若竞买人的最高竞价未达到底价,则拍卖不能成交。

4.无底价拍卖

无底价拍卖是指在拍卖前,委托人与拍卖机构不预先确定拍品的底价,只要产生最高出价,拍卖即可成交。

5.密封递价拍卖

密封递价拍卖,又称为投标拍卖,是指拍卖人事先公布拍卖标的的具体情况和拍卖条件,然后竞买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密封的标书递交给拍卖人。拍卖人在事先确定的时间公开开启标书,并选择出价最高者成交。

延伸阅读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2. 罚金的强制缴纳程序
  3. 房屋抵押权的实现及问题
  4. 离婚房产纠纷处理方法
  5. 公证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拍卖法热门知识

  1.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2. 文物拍卖标的审核程序
  3. 被执行人是否有权要求停止拍卖?
  4. 第一章 总则
  5. 司法拍卖股权缴税流程
  6.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
  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本公司的拍卖规则,佣金支付标准如下:
拍卖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