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12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应被认定为工伤,但对于职工本人因违反治安管理而导致伤亡的情况除外。然而,在处理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工伤认定案件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中关于“职工因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外延是否包含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产生了争议和分歧。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相同的情况却出现不同的认定和处理结果,不仅影响了当事人的权益,也对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造成了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对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工伤认定中的排除性条件进行探讨,并希望通过此文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尽快通过立法或司法手段对此进行统一界定。
在工伤认定实务中,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中关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否包含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中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包含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其主要理由是: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纳入了法律调整范围,明确将其排除在仍然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之外。根据法律的后来优于前法的原则,可以确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已不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此外,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没有将原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规定的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纳入调整范围。
因此,根据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已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分离,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不再受《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调整。因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中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只要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只要本人没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即使本人有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也应被认定为工伤;只有当职工本人存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时,才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