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知识

导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9

 
406876

事故责任的划分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如果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且情节相当,各方将负同等责任。

概念解读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事故中均有违章行为且情节相当,将负同等责任。然而,同等责任并不简单地表示双方当事人责任各占50%,具体的比例并没有法律规定。同时,由于事故当事人的主体不同,同等责任的承担比例也不同。例如,双方都是机动车方,但一方是机动车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同等责任的比例也不同。

责任划分

1.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同等责任

当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双方均有过错,应根据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这主要考虑到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在事故中势力相同。

同等责任承担有两种情形:

(1) 过错相当的同等责任,各自承担50%的责任;

(2) 责任无法认定的,双方负同等责任,各自承担50%的责任。

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同等责任

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时,原则上由机动车承担责任。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尽管机动车在事故中与非机动车、行人负同等责任,但考虑到非机动车与行人处于弱势地位,机动车在同等责任中承担的责任比例较大。双方的赔偿责任按以下规定承担:

(1) 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承担60%的责任;

(2) 非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承担40%的责任;

(3) 行人一方负同等责任,承担40%的责任。

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案例

案情简介

2012年9月15日12时00分,被告B驾驶轻型普通货车在萝岗区迳下村村道由东往南左转弯时,遇原告A驾驶无号牌普通二轮摩托车由南往东右转弯驶至,结果两车发生碰撞,造成原告受伤以及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经交警认定双方负同等责任。原告受伤后被送往红会医院诊断治疗,后来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故原告回家继续治疗。因被告均拒绝赔偿,故请求法院判令。

法院审理

法院认为,本案件的焦点是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由于各方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责任划分无争议,法院采信交警部门关于交通事故基本事实的认定。本案事故发生在机动车之间,根据原告A与被告B在本次事故中的过错程度,法院确定被告B对原告A的损失承担50%的赔偿责任,原告A承担5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案例

案情简介

2012年10月1日19时,被告A驾驶事故车由西向东行驶至栏杆处,遇受害人B驾驶电动三轮车由东北向西南斜穿机动车道,导致两车受损,B受伤住院,后B于2012年10月9日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被告A负同等责任,该车登记车主为被告山东某出租有限公司,在被告某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投保交强险。原告B起诉,请求被告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电动车重置费,合计92万元。上述损失被告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12万元(精神抚慰金在交强险内优先赔付),剩余80万元部分,被告按照70%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判认为,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有效证据,事实清楚,责任明确。根据交警部门认定,被告A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的60%,原告B承担同等责任的40%。

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案例

2013年1月2日7时许,A驾驶闽AA95××号重型专项作业车,由罗源县西兰乡往霍口乡霍口村方向行驶,车辆驶入道路左侧超越前方停靠在道路右侧边缘的闽AZ36××号中型普通客车时,碰撞并碾压由道路右侧往道路左侧横过道路的行人B,造成B受伤。事后,罗源县交警部门作出事故责任认定,认定双方负同等事故责任。受害人要求承保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公司按60%比例赔偿,保险公司认为根据《机动车第三者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机动车一方负同等事故责任的,保险人按50%事故责任比例赔偿。日前,罗源法院判决保险公司承担事故60%的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

罗源法院经审理认为,事故因张某、谢某某双方交通违法行为过错所致,且双方的违法行为对本事故的发生作用相当,双方应负同等责任。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60%的赔偿责任。根据此规定,罗源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A按60%比例赔偿原告B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218,033.4元,原告自己承担40%的责任。

注意

交警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仅对事故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事故原因确认,并不等同于民事责任的分担。

法条依据

1. 《交通道路事故处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2.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和第七十六条第二款: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但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认定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原则
  2. 导读
  3. 交通事故中无交强险的司机和车主责任的界定
  4.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
  5. 如何确定车祸责任
  6. 交通事故结案时效的规定
  7.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概述
交通事故认定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