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21
信托投资基金是一种通过发行受益证券从投资者处募集资金,并由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专业管理的投资方式。它是基于信托法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投资模式。
信托投资基金的法律关系以信托关系为基础。通过将基金所有人分为实益拥有人和法律拥有人,受托人作为法律拥有人在法律上拥有基金所有权。基金持有人作为委托人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专业人士进行资产管理,同时作为实益拥有人享有信托受益权。
信托的概念源于衡平法对普通法的补充和规避。衡平法将信托权称为衡平法上的所有权,与受托人的法律所有权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二元所有权体系。而大陆法系认为,信托受益权是一种具有物权性质的特殊债权。
基金持有人的受益权可以分为信托利益享有权、信托事务监控权和违反信托的救济权。信托利益享有权既可理解为债权,也可理解为具有对世权的物权特性。具体而言,受益权由受益证券本身来记载和体现,随着受益证券的转移而转移。受益人必须出示受益证券才能主张这一债权。
受托人负有将信托利益交付给受益人的义务,基金持有人并不享有基金财产的占有、管理和处分权利,只有对受托人享有利益给付请求权。这种相对的请求权使受益权具备了债权的特征。
基金持有人对受托人的监督权源于信托法理,也来源于契约法基础。基金持有人有权申请法院撤销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财产或处理信托事务不当的行为,并要求恢复信托财产的原状或赔偿损失。合同对监督权内容的约定增强了受益人自助保护的力度。
当受托人违反合同义务将基金财产处分给第三人时,基金持有人可以行使追索权或撤销权进行救济。每个基金持有人都享有独立的撤销权,可以单独行使各自的权利。公司型基金的股东则不享有追索权和撤销权。
信托投资基金是商业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法律关系是信托关系。信托机制的弹性空间为基金持有人提供了特有的保护措施。契约法为与基金的某一参与者存在合同关系的受益人提供了保护。从契约法的角度来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能够更好地体现私法自治精神,为当事人的自由提供保障。
只有将信托机制与契约法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为基金持有人的权利提供全面、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