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信息公开有哪些规定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23
基金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几乎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有相关的基金业务的办理;基金相比其他的金额工具其风险性更低,而且关于相关的基金,基金会是要进行相关的信息公开。那么基金会信息公开规定?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基金会信息公开的规定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维护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基金会的定义
本规定所称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规定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第三条:基金会的分类
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非公募基金会)。公募基金会根据募捐的地域范围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
第四条:基金会的义务
基金会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统一和民族团结,不得违背社会公德。
第五条:基金会的公开原则
基金会依照章程从事公益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六条: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拟由非内地居民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会、原始基金超过2000万元的非公募基金会和境外基金会在中国内地设立的代表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和不属于前款规定情况的非公募基金会的登记管理工作。
第七条: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
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组织是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
基金会的特征与功能
基金会的特征
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形态,基金会具有以下特征:公益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托性。
公益性
基金会的公益性体现在捐赠制度化和组织化形式、明确的公益宗旨以及通过各种项目活动使特定群体和整个社会受益等方面。基金会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公益组织。
非营利性
基金会的非营利性体现在运作管理、制度规范、组织运作和管理机制以及财产保全机制等方面。基金会的捐赠人、实际受托管理者不得从基金会的财产及其运作中获得利益,基金会不得以捐赠以外的其他方式变更财产及产权结构。
非政府性
基金会的非政府性体现在决策体制、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上的区别。基金会具有自主决策、自治的独立法人,民主治理、公开的社会组织以及追求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优胜劣汰的特点。
基金信托性
基金会是以捐赠为基础形成的公益财产的集合,是捐赠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围绕公益财产达成的公益信托。基金会在财产运作中通过有效的财产运作实现保值增值,良好的公信力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基金会的功能
第一,基金会可通过自愿的方式聚集大规模的社会福利资金,为社会提供资金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和每年向社会提供的基金金额都呈现出较高的数量。第二,基金会的目的是为全人类的明天服务,为了实现更美好的社会愿景,基金会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思考和创新。第三,基金会作为法人主体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筹资能力,能够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时代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四,基金会是推动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基金会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财富结构,通过公益运作将社会资源的支配权交给公民的代表,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