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条款无效怎么认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18
不少合同里都有免责条款,拟定合同的人以免责条款来规避一些法律责任,有些人在签订了合同之后才发现它里面的免责条款,觉得免责条款侵犯了个人权益应该是无效,那么,免责条款无效怎么认定?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这方面知识。
如何判断免责条款的有效性
一、显失公平的无效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0条规定,如果免责条款明显免除一方责任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从而导致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地位不平等,即显失公平,该条款应被视为无效。
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无效
如果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恶意串通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手段订立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从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该条款应被视为无效。
三、未提醒注意和详细说明的无效
对于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如果提供者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设立了一些免除自身责任的条款,但在签约时未向对方当事人提醒或作出任何说明,导致对方当事人在签约时不了解或被迫接受这些条款,这是不公平的行为。因此,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提醒对方注意免责条款,并对条款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如果故意不提醒注意或作出说明,该条款应被视为无效。在保险合同中,如果保险公司未尽提醒说明义务而设立免责条款,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四、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无效
根据法律的特殊保护原则,人身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受到特殊保护。如果免责条款允许一方免除对另一方人身伤害的责任,就等于允许当事人合法地对他人生命进行伤害,这与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宪法原则相违背。此外,这种免责条款也与另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因此,这类免责条款应被禁止。在雇佣合同、医疗合同以及与人身权利相关的合同中,常见此类免责条款。
合同法关于免责声明的法律效力的条款
根据我国《合同法》相关条款,对于采用格式条款订立的合同,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对方注意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并根据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进行说明。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如果格式条款具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对于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情况,应按照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如果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的解释,应采用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如果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应采用非格式条款。
合同中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免责条款都会被视为无效。对于以合理方式提醒对方注意义务的条款,应视作合同的组成部分。例如,公共汽车上标有“行车时,头、手请勿伸出窗外,否则后果自负”声明,如果乘客不顾声明,擅自把头、手伸出车外而引起事故的,不能主张声明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