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抗辩权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履行抗辩权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11-24

 
61729
履行抗辩权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履行抗辩权的性质和意义

1. 先履行抗辩权的本质

先履行抗辩权本质上是对先期违约的抗辩。先期违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之前违约,成为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辩权是对负有先履行义务一方违约的抗辩,即对先期违约的抗辩。

2. 先履行抗辩权与权利消灭的抗辩的区别

先履行抗辩权是对违约的抗辩,与权利消灭的抗辩有所区别。权利消灭的抗辩是因合同效力消灭,当事人享有的拒绝履行的抗辩权。例如,不可抗力导致一方合同义务全部无法履行,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可以主张权利消灭的抗辩,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当不可抗力导致合同部分无法履行时,也可以发生权利消灭的抗辩,当事人可以履行能够履行的那一部分。当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迟延履行时,一般情况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应当顺延。如果迟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按原期限履行,而后一方拒绝履行,则不属于先履行抗辩权,而属于权利消灭的抗辩权。因不可抗力导致自己一方履行迟延,合同对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规定失去效力。

3. 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

创立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有助于区分双方违约和一方违约的问题。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时,应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民事责任。在双务合同中,由于双方义务的关联性,双方各自违反应承担的义务,各自承担相应责任的情况很少出现。司法实践中,常将一方先期违约,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认定为双方违约,令双方同时承担违约责任。先履行抗辩权反映了合同义务之间的联系,运用此概念能够清晰地说明一方先期违约与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关系。这对正确确定当事人行为的性质和违约责任是很有用的。

4. 先履行抗辩权对后履行义务人的履行权益的反映

先履行抗辩权反映了后履行义务人的后履行利益。后履行利益包括期限利益(或顺序利益)和履行合同条件。期限利益或顺序利益对当事人来说有时非常重要。例如,合同约定买方在一月付款,卖方在同年六月发货。这个约定对卖方来说具有期限利益或顺序利益。期限利益的主要表现在于卖方可以利用买方的资金和时间差去组织货源。如果买方到期不付款,卖方也可以不供货,原因是买方未付款。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视为双方违约,而应认定买方违约,卖方因对方违约而行使抗辩权。履行合同条件指的是一方的履行是另一方履行的前提条件。例如,某些买卖合同明确规定:款到提货或交款提货。在类似的规定中,顺序利益和期限利益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一方履行与另一方履行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

延伸阅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
  2. 抵押人追偿权的限制
  3.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
  4. 合同履行原则及义务
  5. 我国票据抗辩权的规定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
  2. 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
  3. 担保人的抗辩权
  4.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5. 一、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
  6. 不安抗辩权: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7. 保证责任的分类与先诉抗辩权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