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及其与其他抗辩权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法律知识

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及其与其他抗辩权的区别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9-26

 
379153
先履行抗辫权与同时履行杭辫权、不安抗辩权在产生条件、性质及其行使、消灭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创立先履行抗辫权的概念,时于处理合同纠纷、保障合同履行,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为您详细介绍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欢迎阅读!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履行期限到期未履行义务或履行严重不符合约定条件时,相对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或确保合同履行条件,有权暂停履行合同。

先履行抗辩权实质上是对违约行为的抗辩,因此也可以称为违约救济权。在理论上,存在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但先履行抗辩权的创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先履行抗辩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容易与同时履行抗辩权混淆。在讨论同时履行抗辩权时,一些学者严格解释同时履行的含义。严格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是指合同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哪一方应先履行合同义务时,双方应同时履行合同义务。在研究同时履行抗辩权时,大多数学者将一方先履行、一方后履行但履行期均已到期的情况也包括在内。对于同时履行的扩大解释所产生的抗辩权,我将其称为扩张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对扩张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进行研究时,受到相关立法的影响。例如,《德国民法典》第320条规定,当一方承担债务的人在对方未履行支付义务之前,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支付义务,但如果自己有先行支付义务,则不适用此限制。

根据《日本民法典》第533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在相对方履行债务之前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但相对方的债务未到清偿期时不适用此限制。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同时履行抗辩权实际上可以产生于两种情况:

  1. 双方当事人同时承担履行义务,一方在对方未履行支付义务之前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支付义务。
  2. 一方有先行支付义务但未履行之前,另一方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支付义务。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产生履行抗辩权,前者是最本质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后者虽然被学者纳入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研究范围,但与同时履行抗辩的作用、适用规则和效果等有很大差别。由于研究同时履行抗辩权时受到德国和日本两国法律的规定限制,对同时履行进行扩大解释偏离了同时履行的本质含义,且概念模糊,难以把握核心要点。因此,我认为应该将第二种情况,即一方先行履行,一方后行履行的抗辩权研究归类为先履行抗辩权,并将其与同时履行抗辩权加以区分。

延伸阅读
  1. 一般担保与连带担保的区别
  2. 顺序履行抗辩权与后履行抗辩权的区别
  3.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
  4. 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5. 三种抗辩权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区别三大抗辩权的要求
  2.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定义
  3. 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及其与其他抗辩权的区别
  4. 默示毁约与不安抗辩权区别是什么
  5. 不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是什么
  6. 最高院不安抗辩权成立需要哪些条件
  7. 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有什么区别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